close

作者/鮑伯.墨瑞、艾利希亞.福廷貝瑞

與一般人的想法相反,悲觀的思想並不會導致憂鬱症,反倒是和憂鬱出自相同的原因:童年壓力與創傷。事實上,憂鬱和悲觀在神經學上是類似的,本書的全部七大步驟對兩者都有功效。讓孩子具備積極的心態當然有助於驅除憂鬱,這一章還會再提出一些強而有效的樂觀教養技巧。

依據耶魯大學的洛克哈特(Kristi L. Lockhart)所說,一般情況下,兒童直到七歲都極度的樂觀。她的研究顯示,幼稚園到小學一年級的小孩相信人有辦法歷經很大的轉變,負面的特徵都變成正面的,最不聰明的也可以變成最聰明,最壞的變成最好的,甚至少了根手指頭也會長回來。這種天生的樂觀讓小孩有勇氣應付新的挑戰,學習新技能,嘗試新的人際關係,不屈不撓。

七歲到十歲間,接替的是比較均衡但仍屬正面的觀點;不過,小孩的基因將決定他是比較傾向冒險還是謹慎。這兩種觀點都是狩獵採集部族所必須,不過要是樂觀的想法不能占上風,人類就要像渡渡鳥一樣滅絕了。

家庭的任務之一就是確保這天生的樂觀不會退讓給賓州大學(Pennsylvania University)心理學教授塞利格曼(Martin Seligman)所謂「習得的無助感」,這類悲觀想法是由於持續的失望和挫敗所造成,他認為這兩者就是憂鬱症流行的主因

快樂教養五大法則
樂觀的觀念有五個關鍵重點,而且越早學會越好。這些「快樂」法則包括:接受現實的挑戰以促進自主和勝任感、成功、堅持。如此得來的成功經驗可培養面對挫敗時的回復力,以及對於萬事總有轉機的期待。要想讓孩子信守這些行為準則,你可以鼓勵孩子:
◎試了再說。
◎成功失敗都坦然接受。
◎練習。
◎為最佳結局做好準備。
◎說「好!」可讓樂觀以及高昂的自信心成為終生習慣。

 

(本文摘自天下雜誌出版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欣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